【一場民主與傳統的思辨】✍
公地悲劇是一種涉及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對資源分配有所衝突的社會陷阱,一塊牧地是公有的,每個放牧者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都盡可能在其上多養羊,最後這塊地的地力就被耗盡。
美國道德心理學家葛林(Joshua Greene)認為,人類以「感性主導、智性支援」的心理模式來解決公地問題。但到了現代,感性程序卻是造成公道問題的主要因素,因此從智性程序入手,做好無私的利益衡量與理性算計的工作,是解決公道問題的方案。
惻隱之心、不與民爭利、重視在地智慧,是中國儒學的傳統核心理念。鄧育仁研究員將告訴你,這些傳統理念的思考方式,如何融入現代民主。
【106年6月份知識饗宴│公地的故事.儒學的反省】
🔷主講人:鄧育仁研究員(本院歐美研究所)
🔷主持人:黃進興副院長
🔷時 間:2017年6月27日(星期二) 晚上7:00-9:00
🔷地 點:本院學術活動中心2樓第1會議室
🔶活動訊息:https://www.sinica.edu.tw/ch/news/4409
🔶線上報名(6月26日截止):
https://conference.iis.sinica.edu.tw/servlet/Register…